一位股票投资家的良知:我为何放弃技术分析
从逻辑上说,股票投资者分享了公司的经营收益,应该赚不少钱才是。其实,仅仅这样说太过片面,道理很简单:人们通常是以很高的净资产溢价购买股票,而上市公司创造的利润是投资者的唯一收益来源。
假设股票的每股净资产值为5元,每股收益为0.75元,而投资者购买价是25元,那么公司原始股东的收益是15%(0.75/5=15%),而投资者的收益却只有3%(0.75/25=3%)(我的点评:可以这样算,ROE=0.75/5=15%,公司原始股东的PB=1,投资者的PB=5,投资收益=ROE/PB,所以公司原始股东的投资收益=ROE/PB=15%/1=15%,投资者的投资收益=ROE/PB=15%/5=3%)
现阶段,我对A股中的部分绩优股票进行取样计算,股票的平均PB高达8倍。这是一个什么概念?打个比方来说,假如你的邻居拥有一家净资产10万元的商店,每年净利润是1.5万元,你这位邻居愿意以8倍的PB、53倍的PE———-即80万元的价格把这家商店卖给你。我想你一定不会买,但是在股市,投资者对这样的交易却趋之若鹜,因为他们相信,“中国经济持续增长,商店利润也会持续增长”。这种价值观念是模糊的。投资者应该仔细考虑:商店的利润要增长多少年才会使我的投资更合算?如果相反的事情发生我会亏多少?
我是这么算的:如果用80万元买下这家商店的股权,要是它的利润不增也不减,就需要用53年才能收回投资;如果商店利润真的以15%的平均速度复合增长15年(这已经难得了),15年后这笔投资的合理估值大约能比购买价多出一倍;要是商店的利润不幸下降了一半以上,这笔投资的合理估值就要下降87%以上,只剩10万元或更低。收益风险比太不合算了!按现在的5年期存款税后利率5.21%复利计算,资金存15年也增长了1.14倍。我们冒高风险投资股票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高回报,而不是为了在15年后获取和银行存款同样的收益。更何况,公司今后15年会如何?凭的仅仅是估计而已。
我认为,即使股市有望继续上涨,投资者也应该回避估值过高的股市,把闲置资金投入到短期债券、货币基金、银行储蓄等流动性高的固定收益品种。只要抱着这种中庸心态,你就能够抵制住诱惑,并有足够的耐心等到一生中难得几次出现的投资机会,真正获取超额利润。
最后,我要总结一句话:在一轮完整的牛熊周期结束后,80%的投资者在算进利息成本后都是亏损的,这是不争的事实,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:他们把买股票的时机选择在市场短期内暴涨几倍之后,而不是在下跌过半的时候。
我重仓持有股票的公司具备以下特点:都拥有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业务;财务方面,都是高ROE、低负债率;股票的PE数值几乎全部大幅度低于ROE去掉百分比号后的数据。
……